家庭互動如何影響孩子狀態?

發布日期 : 2024-08-06

更新日期 : 2024-08-15

家庭,是孩子學習與人互動的第一站,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石。童伴心理治療所-蔡宇涵心理師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,帶領我們深入探討家庭互動的各個面向,剖析不同互動模式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,並提供家長實用的改善建議。

家庭,是孩子學習與人互動的第一站,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石。童伴心理治療所-蔡宇涵心理師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,帶領我們深入探討家庭互動的各個面向,剖析不同互動模式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,並提供家長實用的改善建議。

家庭,是孩子學習與人互動的第一站,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石。童伴心理治療所-蔡宇涵心理師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,帶領我們深入探討家庭互動的各個面向,剖析不同互動模式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,並提供家長實用的改善建議。

家庭互動對於孩子影響有多大?

    家庭互動包含哪些面向?

    蔡宇涵心理師指出,家庭互動是一種你來我往的雙向默契,包含了「硬性」與「軟性」兩大層面。硬性層面包括家庭要求、規則的制定與遵守,以及親子間的界限。軟性層面則涵蓋家人之間的溝通方式、內容,以及情感交流的頻率與深度。這些面向共同構成了家庭互動的樣貌,形塑了孩子成長的環境。

    家庭互動的差異性,會對於孩子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?

    不同的家庭互動模式,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。蔡宇涵心理師以教養的四種型別——民主權威型、獨斷專權型、寬鬆溺愛型、忽視冷漠型為例,說明不同權威與關懷程度的組合,如何塑造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、挫折容忍力、自我負責態度,以及對人的信任度。

    民主權威型的孩子,在高權威與高關懷的環境中成長,情緒行為能夠被涵容同時也被適當設限,擁有較佳的情緒調節能力。獨斷專權型的孩子則可能因被要求不准哭、不准生氣,自我表達受到「禁止令」的影響而壓抑情緒,導致情緒不斷積累致使爆發或甚產生行為問題。寬鬆溺愛型的孩子因為缺乏堅定的規則依循,容易變得自我中心,忽視他人感受。忽視冷漠型的孩子則重複經驗無人回應的情感表達,可能逐漸對自身情緒無感,影響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而難以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。

    親職諮商

    家庭互動如何塑造孩子的情緒發展?

    家庭互動是孩子情緒發展的搖籃。蔡宇涵心理師強調,情緒發展不僅包含辨識、認識自身與他人情緒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發展出同理心與情緒調節能力

    民主權威型的家庭,鼓勵孩子表達情緒,並提供適當的引導,有助於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發展。反之,其他三種類型的家庭互動,則可能在過與不及的兩極間批判了孩子的情緒表達,衍申成為非適應情緒行為進而深化成複雜的心理問題。

    家庭互動在哪些狀況下,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?

    蔡宇涵心理師分享自身在監所工作的經驗,指出以下家庭互動模式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:

    • 過度比較: 父母的比較,可能讓孩子產生自卑感、無力感,不斷追逐被他人認可而失去對自我價值的認同,甚至為了證明自己而出現行為偏差。
    • 父母過度施壓: 過高的期望與要求,可能讓孩子感到喘不過氣,失去對生活的控制感,一方面對於他人的要求表達抗議,一方面卻也仰賴他人支配自己而逃避自我負責。
    • 忽視孩子的情緒需求: 對孩子的情緒表達不予理會或給予負面評價,可能導致孩子壓抑情緒,影響心理健康。

    這些不健康的互動模式,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傷痕,影響他們的一生。

    家庭互動想要改善,家長可以採取哪些方式?

    1. 傾聽: 專心聆聽孩子想說的話,聽聽孩子想說的是什麼、在意的是什麼,不急於評判或給予建議,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與尊重。
    2. 共同參與: 與孩子一起參與活動,例如一起買菜、做家事、玩遊戲等,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,並培養責任感。
    3. 特別時間: 每天固定花時間陪伴孩子,例如一起閱讀、聊天、玩遊戲等,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關注是穩定存在不是隨心情喜好給予的。

    除了上述方法,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也是改善家庭互動的有效途徑。心理諮詢能提供一個安全、中立的空間,讓家庭成員暢所欲言,表達內心的想法與感受。

    透過專業的引導與對話,家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緒與需求,學習更有效的溝通技巧,並找出改善親子關係的具體方法。心理諮詢也能協助家庭成員處理衝突、建立互信,共同創造一個更和諧、健康的家庭環境。

    個案故事分享:心理諮商改善親子關係

    蔡宇涵心理師曾經遇過一個個案,個案是是一位情緒容易失控的孩子,父母在多方嘗試都無法改善孩子的狀況下,決定藉由心理諮商改善孩子的情緒行為。

    透過心理諮商,孩子認識到自己對於情緒表達原來是感到羞恥與焦慮的,因此當情緒產生時經常以壓抑的方式處理,未能新陳代謝的沉重感不斷累積直到爆炸,又在接收到父母的負向反應後便形成負向循環。

    當孩子學會了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並且能辨識與嘗試表達自己的情緒,父母同時也學習給予孩子空間與涵容的體驗,雙向的調整帶來理解的可能性,最終,親子關係走往共好的方向。

    家庭互動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。透過理解家庭互動的各個面向,以及不同互動模式對孩子的影響,家長可以更有意識地塑造良好的家庭互動,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。透過心理師的專業建議,提供了我們寶貴的指引,幫助我們成為「夠好」的父母,陪伴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
    ASD孩子心理諮商

    關於亞斯柏格特質孩子,了解更多